今年以来,淮安区紧扣市场主体发展需求,创新构建“需求牵引+技术赋能+体验优化”三维驱动体系,将“开办运输企业”“大件运输许可”“机动车维修准营”等高频事项升级为标准化“一件事”服务包。通过数字赋能重塑流程、智能服务重构场景、体验优化重建标准,打造“全周期贯通、全链条协同、全维度智能”的政务服务新范式,实现审批服务从“物理整合”到“化学融合”的质效跃升。
数智引擎驱动“极速赛道”。依托江苏省政务服务网打造“一件事”智能平台,创新推出“智能导航+一表申报”服务矩阵。通过AI语义识别自动生成个性化申报清单,运用OCR技术实现9类证照免提交,区块链技术保障跨部门数据安全共享。创新“信息预填+材料复用”机制,申报材料精简67%,全程网办率达92%,实现“开办运输企业”等高频事项1个工作日办结,较改革前提速83%。
集成服务重塑“效能坐标”。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“淮e行”一件事集成服务专窗,建立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统一窗口出件”运行机制。配置“首席服务官”提供全流程帮办,制定标准化服务清单23项,推行“容缺受理+告知承诺”审批模式。通过流程再造,实现6个审批环节整合为1个,审批材料精简45%,现场等候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。2024年为汤始建华建材等10家诚信企业办理容缺审批手续,企业平均办事成本降低60%以上。
服务矩阵延伸“惠企触角”。构建“线上+线下+流动”立体化服务体系,在超限检测站、司机之家、水上服务站等场所布设自助服务终端6台,投放二维码办事指南展板18处;组建“流动政务服务站”,为海螺水泥、福兴祥物流等重点企业提供点对点上门帮扶服务。通过12345热线、政企通平台提供7×24小时咨询,累计提供精准服务380余次,开展政策解读专场15场,覆盖运输从业者2000余人次。
体验革命激活“服务生态”。创新“双体验”质量监测机制,开展“我陪群众走流程”体验服务,邀请20名企业代表担任“政务服务体验官,开展“服务显微镜”专项行动。通过模拟办件、交叉互检发现堵点6处,优化流程12项,完善服务要素28项。建立“好差评”服务体系,设置“即时评价+定期回访+专题恳谈”三维反馈机制,服务满意度连续保持99.6%以上,获赠企业锦旗6面,形成“体验-改进-提升”的良性服务生态。
据统计,该区累计办理“一件事”服务事项386件,同比增长45%,带动新增运输市场主体127家。下阶段将深化“无感智办”改革,探索“AI智能审批”,试点“信用承诺+智能秒批”模式,打造政务服务“零材料、零跑动、零等待”3.0版本,以更智慧的政务生态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,为淮安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